各种植物油的出油率
出油率是指油料植物榨取油料时每份油料植物榨取的油料数量。
影响油料的出油率有以下几个方面决定
一原料。原料的好坏是决定出油率的关键。(丰满程度、杂质量、品种、干湿度)
二设备。什么原料选用什么设备也很关键。选设备时应注意1:设备的工作压力。(越大油率越高)2:设备的含渣量。(含渣量越低,油率越高)3:干饼残油率。(残油率越低,出油率越高)
三榨制工艺。什么原料选用什么榨制工艺出油率也不一样。
大豆油:东北大豆的出油率在17-18%左右。进口大豆的出油率在21-23%左右。但是东北大豆的蛋白含量要远高于进口大豆。如果纯物理榨油榨的出油率更低,大概在10%左右。
玉米油:又叫粟米油、玉米胚芽油,它是从玉米胚芽中提炼出的油。玉米胚芽出油率评均为25%--40%。
制取淀粉提取的玉米胚芽出油率为25%--28%,干法分离的玉米胚芽,出油率不超过20%,湿法分离的玉米胚芽出油率可达40%~45%。
玉米生成酒精
一,玉米经过加工形成葡萄糖。
玉米转化成葡萄糖是因为玉米含有的淀粉在酶的作用生成葡萄糖,每100公斤的淀粉在现有工艺的条件下能够产生106公斤左右的葡萄糖。
二,葡萄糖经过加工形成酒精。
葡萄糖转化为酒精,每100公斤葡萄糖能够产生48公斤酒精。
玉米淀粉不同,产生酒精效率也有不同。
根据品种不同、生长环境不同、含水量不同等原因,淀粉含量也有所不同,国家高淀粉玉米可分为四种。
普通玉米淀粉含量为65%-70%之间,一级高淀粉玉米中粗淀粉含量为75%以上,二级高淀粉玉米为72%以上,三级为69%以上。
取平均值为70%,则100公斤玉米含有70kg的淀粉,理论上来看能够产生397公斤的酒精。由于玉米加工成酒精的过程中菌种、工艺、设备、操作等方面的限制,即70%淀粉含量玉米一吨产生70×50=350公斤酒精。
花生油:出油率一般为36%-46%。山东白花生,每斤有出4.6-4.8两。东北白花生,每斤出4两-4.2两。南方花生通常在3.8~4两。
菜籽油:菜籽油又称“菜油”,菜籽出油率在32%-36%左右。青海菜籽出油率达到40%。
米糠油:出油率13-17%,米糠这种东西要求非常严格,新鲜米糠出库三天,不加工就会发酸。
棕榈油:世界需求量最大的食用油品种,号称油王,油棕仁出油率46%。
葵花籽油:用作榨油的是油葵,皮薄,籽粒较小。出油率在36%~45%之间,最高的油葵出油率高达50%。我们平时吃的那种葵花籽为食用型,一般不用榨油。浸出法出油率高,饼的残油不会超过2%,压榨法,饼的残油8-10%,一般都是先榨后浸。还有一种介于油葵和食用葵之间的葵花籽出油率30%~40%。
橄榄油:是从橄榄树的果实橄榄中榨取的,出油率18-23%。
橄榄刚一变色的时候进行采摘,以确保所有的橄榄在采摘的时候都是最新鲜的。
采集下来的橄榄应于当天送往工厂压榨和加工。如不尽快进行加工,橄榄就会氧化、发酵,从而影响橄榄油的质量。为了确保橄榄油的高品质,橄榄果在采摘后24小时内必须进行压榨。
整个橄榄都可用来生产橄榄油,包括果肉,果皮甚至果核。在几千年以前,橄榄油的加工是用手工方式,在球形石盆中捣碎橄榄来完成的。今天,利用相同的原理,用不锈钢研磨机将橄榄捣碎成橄榄酱,然后将橄榄酱掺入水,放入圆形纤维包中再压制;稍后将这种“冷压”产生出的橄榄油与水的混合液体进行分离。这种冷压方法可以保留橄榄油的原味、成色和营养价值。
因此,橄榄油是唯一一种由天然水果压榨出的油。
棉籽油:分产地不同,棉籽出油率大致11-20%。普通棉籽为11%,新疆棉籽为15%,进口棉籽为20%。
茶籽油:中国特产油脂之一。以湖南为最多,根据不同地区茶籽,出油率在20-30%
亚麻籽油:出油率在30-40%左右,新鲜的亚麻油可以食用。
红花籽油:出油率10-20%。红花籽又名草红花、菊红花、红兰花、杜红花等,是一年生双子叶菊科草本植物,典型的小宗油料作物。红花籽油不是跌打损伤的红花油。
芝麻油:出油率为45%
核桃油: 8月上旬采收核桃出油率仅为16%,8月中旬采收核桃出油率为42%;9月上旬采收核桃出油率为59%,而10月上旬采收核桃出油率为62%。
苏籽油:出油率37%。
葡萄籽油:出油率15%。
瓜子仁出油率:46%-50% 。
辣椒籽出油率:20%-22%。
蓖麻籽出油率:35%-42%。
桐籽出油率:34%-37% 。
蓖麻油和桐籽油不能食用,属于工业用油。
全球大概每年食用油需求在1.8亿吨,最大的是棕榈油6300万吨,大豆油5400万吨,菜籽油3000万吨,葵花籽有1600万吨,其他合计2300万吨。
以上资料来源网上整理。
赵俊杰
2019.5